Company News
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,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——霜降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”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,露水凝结成霜。
此时,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,千里沃野上,银色冰晶熠熠闪光,树叶枯黄,开始落叶。气象学上,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“早霜”或“初霜”,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“晚霜”或“终霜”。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,就是无霜期。
“霜降见霜”,霜降时节,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南下,全国大部分地区除了气温持续走低,昼夜温差也变大,这也为霜的形成提供了条件。秋日的阳光依旧和煦,但进入夜晚,地表热量就会迅速散失,可能降至零摄氏度以下,空气中的水汽便在冰冷的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成了冰针或冰花。而越是在晴朗无风的秋夜,降温幅度越大,也就越容易结霜,所谓“风大夜无露,阴天夜无霜”就是这个道理。人们还会利用这一规律来预测天气,有“今夜霜露重,明早太阳红”的说法。
霜降时节,天气也开始阴沉多雾,“阴阳怒而为风,乱而为雾”,厚云郁而四塞,万物颓然。对于二十四节气起源的一些地区而言,是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;霜降见霜,小雪见雪”。可见,和霜相比,雪算是既迟到又早退的家伙。
当然,对于温暖的南国,关于枯啊落啊的物候、霜啊雪啊之类的天气都明显滞后于节气起源的中原地区。广东的气象谚语是:“霜降露水遍野白,小寒霜雪满厝宅。”
霜降开始,草木、蛰虫只好休眠闭藏,梦想着下一个无霜期吧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