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dia Coverage
LMR-300射频电缆组件关键工艺分析
一、材料与结构特性
导体设计:采用实心铜或铜包铝内导体(直径1.78mm),通过拉拔工艺确保表面光洁度,降低趋肤效应损耗。
绝缘层工艺:发泡聚乙烯(Foam PE)介电层(4.83mm厚),通过物理发泡技术使介电常数降至1.3,减少信号衰减。
屏蔽结构:铝箔+镀锡铜丝编织双层屏蔽(屏蔽效率≥90dB),采用45°斜绕工艺提升高频抗干扰能力。
二、组装工艺
电缆预处理
剥线需专用工具控制切口深度,避免损伤内导体(LMR-300外径7.62mm)。
屏蔽层搪锡处理以增强焊接可靠性,酒精清洁接触面降低接触电阻。
连接器装配
压接式:使用液压钳对N型连接器施加12磅力矩,确保屏蔽层与连接器金属体360°接触。
焊接式:高频场景采用银锡焊料,内导体焊点高度需≤0.5mm以防阻抗突变。
三、质量控制要点
电气测试:矢量网络分析仪检测回波损耗(≤-20dB@6GHz)、电压驻波比(VSWR<1.5)。
环境适应性:-40°C~85°C温度循环测试后,插损变化需<5%。
四、典型应用验证
已成功应用于5G基站跳线(弯曲半径≥38mm)、军用数据链(抗电磁脉冲干扰)等场景。